您的位置:首頁 ->> 策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關注:藍黨魁改選陷代理人戰爭風險難料
http://www.crntt.tw   2025-09-01 00:27:42
國民黨台中市長盧秀燕宣布不參選黨主席,後續引發的效應仍在發展中。(中評社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9月1日電(記者 張嘉文)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將在10月18日進行改選,領表登記作業時間從9月1日至5日延後為15日至19日,用意是讓更多有意參選者更多的思考時間。只是藍營內外原本期待的黨籍台中市長盧秀燕宣布不參選後,傳出黨內的反現任主席朱立倫人馬,已集結力拱擁有黨務經驗、人和俱佳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出馬角逐黨魁。

  反朱派主要考慮郝龍斌是擔當未來“造后者”角色的適合人選,而郝對此也確實正在思考中,接下來幾天有機會做出最後決定。種種發展都讓這場主席選舉似乎慢慢已變成代理人戰爭的味道相當濃厚。

  而這樣的氛圍,本質上就是將黨主席視為過渡角色,在盧秀燕不承擔黨魁重任下,到明年12月她卸任市長前,需有人將國民黨這塊招牌顧好,才不至於影響她角逐大位的能量。簡單來說,這一任主席的任務,就是讓國民黨成為盧的加分項,而非減分項,只是這樣的思維其實對整個國民黨發展來說其實非常危險。

  且問題在於,兩年多的政治局勢變化難以預料,賴清德雖因大罷免失利、關稅與救災等問題民調受挫,但誰能保證這樣的劣勢會持續?倘若民進黨短期內整隊重整旗鼓,藍營卻仍處於在“代管模式”,無疑將錯失最佳的進攻時機。

  更值得探討的是,盧秀燕的能量能否長期維持高檔,也是一個問題。她雖以地方首長形象立下穩健基礎,但若2026地方選舉國民黨表現不如預期,她的號召力也將受影響。若黨主席僅是代理人,沒有自主意志與戰略眼光,當盧秀燕聲勢下滑時,黨主席無法扮演另一頭領頭羊的角色,會變成無人能與民進黨對抗的局面。

  這種將整個黨的未來賭注,綁死在單一人身上的思維,風險極高,更不用說這當中還涉及在野藍白合作的複雜因素。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