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策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安全化視閾下石破茂政府推進日台半導體合作分析
http://www.crntt.tw   2025-10-08 16:07:57
  中評社╱題:經濟安全化視閾下石破茂政府推進日台半導體合作分析 作者:黃繼朝(深圳),深圳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台灣法律研究所副所長;劉智迪(深圳),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4級碩士研究生

  【摘要】在經濟安全化的思維下,日本不僅將涉台半導體問題視為日台經濟關係的範疇,更是將其看作確保日本國家安全的重要議題。為了推進日台半導體深度勾聯,石破茂政府實施了官民支持結合、政治議題掛鈎等舉措。首先,持續加碼對台半導體廠商的政府補貼與公共支持,以形成良好公共支援框架。其次,激勵日本民間資本進入日台半導體合作領域以提供融資等支持。最後,在對台高層交往中不斷強化突出以半導體為核心的“經濟安全合作”話語叙事。在經濟安全化因素的內因驅動下,日本涉台半導體新動向不僅較大程度上受到美國涉台半導體措施的同盟激勵作用,同時也帶有較明確的應對所謂中國“威脅”的意涵。

  近年來,日本與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勾聯合作動向引人關注。2024年2月,台積電海外投資的第一家工廠在日本宣布建成并於當年內量產,同時台積電在日第二家工廠也將於2025年內啓動建設。台積電日本廠自2022年4月動工後,歷時僅2年左右就完成建廠量產。同比之下,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的工廠2020年宣布動工,2025年才得以建成量產。當今,台灣半導體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占據舉足輕重地位,業已成為美日復興自身先進製造業而爭奪的重要對象,為何日本卻能“後發先至”取得一定先機,這在當前半導體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值得展開深入研究。相比於聲勢宏大但卻實際進展緩慢的美台半導體合作態勢,日台半導體合作似乎在低調且快速地穩步推進。目前來看,學界對於日本在拉攏台灣半導體產業上的一定競爭優勢更多聚焦於資金補貼、政策支持等內容,尚缺乏一些系統深入的專門分析。鑒於此,本文主要結合當前日本石破茂政府最新涉台半導體政策動向,從經濟泛安全化的視閾出發來專門分析石破茂政府推進日台半導體勾聯的策略及其動因。

  一、經濟安全化考量與日本涉台半導體操弄

  經濟安全通常指一個國家的經濟生存和發展所面臨的國內國際環境、參加國際經濟競爭的能力及其帶來的相應的政治地位和能力。①近年來,在國際社會區域衝突戰爭頻發、大國經貿競爭加劇的不確定政治經濟環境下,經濟安全在各個國家地區發展戰略中的地位得到大幅提升。2017年以來,在國際局勢變化與內部發展需求的綜合作用下,經濟安全迅速演變成為日本整體安全化態勢的重要面向。中美博弈加劇的外因,以及日本自身經濟發展和安全保障需求的內因,共同促成了日本加速推進經濟安全保障戰略。②2022年12月日本政府發布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關於國家安全保障的目標,維護經濟安全是僅次於維護主權獨立的重要戰略目標。

  更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日本經濟安全戰略轉型還體現出典型的經濟安全化的特性。經濟安全化指的是在對外交往中將經濟與安全相互關聯,一般表現為用政治安全思維指導對外經濟活動。③它旨在通過安全叙事將非安全經濟議題轉變為安全議題,將經濟問題與安全問題進行深度捆綁。④在經濟安全化思維指導下,日本關於經濟安全意涵的基本認知在發生變化,表現出“泛安全化”的特性。之前日本政府強調的經濟安全更多側重於能源安全、貿易安全等傳統議題,2017年之後則不再限於經濟議題,而是偏重於安全特性,強調以經濟手段來維護促進國家安全的內涵,主張“通過安全保障政策的施行,確保能够促進經濟增長的國際環境”⑤。2020年12月,自民黨政務調查會出台了一份名為“以制定經濟安全保障戰略為目標”的報告,其中將經濟安全保障戰略界定為從經濟層面來確保《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所定義的國家利益,其目的在於從經濟層面確保日本的獨立、生存以及繁榮。經濟安全化或者說“泛化的經濟安全”裹挾了更多擴大化的政治和意識形態因素,構成了對傳統經濟安全內涵的的偏離,并帶來經濟安全的“工具化”。⑥隨著傳統的經濟安全思維轉向一種“泛安全化”導向,日本對於外部雙邊經濟關係的認知與處理也在發生轉變,其對台經濟關係也在基礎的經濟意涵之外被賦予了更多安全化、政治化以及工具化的色彩。在日台“執政黨2+2(‘外交’+防衛)會談”等高層交往中,經濟議題與安全、政治等議題的緊密掛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操作。在經濟安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環境下,日本力圖藉助台灣經濟以推動其增強經濟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的進路。

  此外,日本新經濟安全戰略還表現出“價值觀外交”的色彩,強調與外部所謂志同道合的國家或地區加強戰略合作,遏制或對抗特定國家的“經濟脅迫”等,維護基於所謂共同價值觀的國際經濟秩序。總體而言,近年來在經濟安全上日本表現出鮮明的“外向性”、“進攻性”的特徵,不僅突出要與所謂共同價值觀的國家或地區加強對外經濟安全合作⑦,而且已經越來越明確要將經濟安全作為對外遏制的工具⑧,謀求以經濟安全來作為遏制外部所謂安全威脅的關鍵舉措。其中,涉台半導體議題又是日本新經濟安全戰略的關鍵抓手。以加強所謂“經濟安全”的名義,近年來日本利用台海複雜局勢,因應台灣制定并施行了一系列積極的半導體政策,企圖在半導體等領域進一步加快推進日台經濟勾聯,謀求強化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影響與滲透,操弄“台灣芯片牌”對中國大陸進行封鎖遏制,緩解過度依賴中國大陸的所謂“經濟壓力”。在2024年度《經濟財政運營和改革的基本方針》中,日本內閣強調將維護和加強以法治為基礎的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并與盟友和志同道合的國家地區合作確保經濟安全。并提到通過國際合作建立透明、有韌性和可持續的關鍵物資供應鏈。⑨

  二、石破茂政府推進日台半導體勾聯的策略

  在經濟安全化的思維下,日本不僅將涉台半導體問題看做是日台經濟關係的範疇,更是將其視為維護日本國家安全的重要議題。岸田政府時期,拉攏台灣半導體產業、推進日台芯片合作就屬於日本經濟安全戰略的重心。石破茂政府上台後,涉台半導體問題更是迅速成為日本涉台政治經濟操弄的重要面向,并呈現出一系列新特徵。具體來分析,石破茂政府推進日台半導體深度勾聯主要體現出以下策略。

  (一)石破茂政府不斷加碼政府補貼與公共支持,形成良好公共支援框架以促成台灣半導體巨頭赴日投資設廠

  直接政府補貼是日本吸引台灣半導體企業赴日投資設廠的最主要手段。從岸田政府到石破茂政府,日本對半導體產業的補貼呈現層層加碼的態勢。2022年3月起,日本經濟產業省創立“特定半導體生產計畫”,向赴日投資半導體廠商提供研發生產補助金、利息補貼等優惠。2023年1月起,日本政府開始執行“半導體穩定計畫”,向相關企業的半導體及其設備、零部件等生產項目提供最高達生產預算三分之一的政府補助金。至2025年1月底,共批准了包括索尼、佳能、電裝(Denso)等企業在內的24個項目。2024年10月2日,石破茂就任首相初期就著重強調半導體對形成創造高附加值經濟模式的重要作用。11月,石破茂宣布計畫在2030年前支出10萬億日元(650億美元)來支持半導體與AI產業的發展。2025年4月,在年度預算記者會上,石破茂表示將在2024年度修訂預算和2025年度預算中實施1.9萬億日元的公共補助,以推動尖端半導體等的國內投資。⑩

  進一步來看,在日本政府半導體產業政府補貼中,對台灣半導體廠商特別是台積電的補貼占據關鍵比重。2022年6月17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向台積電控股的日本半導體工廠JASM提供最多4760億日元(約33.8億美元)的補貼。這也是日本政府“半導體產業支持基金”(6170億日元)資助的第1個項目,占該基金約77%份額。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同時表示,台積電熊本新工廠的投資額約為1.1萬億日元(約86億美元),日本政府將支援近一半資金。2024年2月,日本經產省又決定向台積電熊本二廠補貼7300億日元(約51.8億美元)用於工廠整備,以推動該廠自動駕駛與AI芯片的日本本土量產。台積電在日本的兩個工廠總投資超過200億美元,日本經產省補貼總計約85.4億美元。

  另外,除了直接對台灣半導體廠商進行資金補貼之外,日本政府還對台灣企業在日本的長期運營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配套支持,包括基礎設施與產業鏈配套等。2025年2月,日本政府決定為台積電熊本廠的所在地熊本縣提供51億日元的的補助金,以促進半導體生產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該筆補助占2025年日本政府預算基礎設施補助金總額的58%。2025年3月,熊本縣宣布擬在台積電熊本工廠周邊打造集聚尖端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熊本科學園區”,吸引從事人工智能(AI)等業務的企業以及專門培養人才的大學進入。同時,日本政府還大幅簡化台積電熊本廠建廠經營的行政程序,且允許全年無休施工。

  可以看到,石破茂政府全方位的對台半導體廠商支援計畫,不僅為台灣半導體企業赴日啓動建廠初期提供了充裕的資金支持,也為台灣半導體企業在日運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減少了台半導體企業在日本的後顧之憂。

  (二)激勵日本民間資本進入日台半導體合作領域,為台灣半導體廠商赴日投資提供融資與配套支持

  除了依靠政府官方支持直接拉動台灣半導體產業赴日投資之外,日本還特別注重通過激發民間資本力量來推進日台半導體合作。日本政府通過積極的財政支持等措施,激勵民間資本廣泛進入半導體產業鏈,從而為日台深化半導體合作提供更多空間與契機。在“特定半導體生產計畫”、“半導體穩定計畫”以及石破茂政府10萬億日元支持計畫的刺激帶動下,日本國內民營企業進入半導體產業的意願也被顯著激發出來。

  在政府激勵政策的影響下,日本民企與台灣半導體廠商合作的意願也日趨強烈,希望藉助與台灣芯片廠商合資建廠等契機拓展經營業務。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由全資子公司負責,台積電在日本建廠的分公司JASM是以“日企+台企”合資的模式運營的,JASM除了得到日本政府的資金補貼之外,也獲得了日本民企的比如索尼、電裝等的融資。2024年2月,台積電、索尼、電裝以及新加入的豐田宣布進一步投資JASM以在日本興建第二座芯片廠,各自分別持有約86.5%、6.0%、5.5%和2.0%的JASM股權。2023年,日本金融集團SBI控股曾積極推動與台灣半導體巨頭力積電合作擬建立芯片廠,後因力積電經營虧損等因素解除合作。2025年3月,媒體又披露SBI計畫與台灣聯電、韓國SK海力士磋商在宮城合作興建芯片廠。2024年10月4日,日本TAZMO 株式會社與台虹科技簽署“台日半導體合作備忘錄”,共同締結T&T 產業合作聯盟。T&T聯盟之成立意味著台日半導體上下游供應鏈的緊密合作將持續深化。

  此外,日本民間資本在政府帶動下積極進入半導體相關行業,為台半導體廠商在日投資提供配套支持。2025年3月,日本房地產開發商三井不動產表示將在台積電熊本廠附近建立大型企業城與科技園區。日本民營資本進入半導體行業,不僅是源於政府政策扶持的吸引,還因為半導體可以與各行業相結合催生更多的經濟效益。例如三井投資創立的“科技園”,可以憑藉半導體企業帶動關聯產業發展,從而獲得以芯片園區為中心的相關產業集聚在一起所形成的集群效益。

  (三)在對台高層交往中不斷強化突出“經濟安保”議題,以“經濟安全合作”的話語叙事切實推進日台半導體合作的實質進程

  在經濟安全化的考量下,近年來日本不斷推動各類形式的以經濟安保為主題的日台高層交往,并在交往中將半導體與經濟安全進行緊密掛鈎,極力渲染日台半導體安全合作共贏的叙事,力圖通過“安全合作”話語叙事切實推進日台半導體合作的實質進程。

  日台自從2021年開始所謂的執政黨“2+2會談”(“外交”防衛政策意見交流會),截至2025年3月已經召開了四次,半導體與經濟安保往往都是會談的核心議題。2021年8月首次“2+2會談”中,日本直接表達希望台灣能進一步促成台積電等半導體企業的對日合作。10月,台積電就宣布將赴日投資設廠。2021年12月的第二次“2+2會談”更是專門以“經濟安保”為主題,聚焦台積電在日本茨城等地投資設廠等半導體議題。

  2024年12月,台日交流推動辦公室主任寒川誠二、九州經濟連合會長倉富純男率團參加第一屆台日全球半導體戰略合作夥伴暨創新創業論壇,與台灣當面對如何建立台日聯盟、半導體研究中心的合作規劃等議題進行了探討交流。2025年2月,由倉富純男擔任團長的日本九州地域戰略會議訪台團竄訪台灣,與台灣經濟部就半導體合作展開深入交流。倉富純男強調台積電赴熊本設廠不僅帶動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也為台日合作開創新契機。台經濟部則表示計畫在福岡設立“台灣貿易投資中心”協助台企赴日布局,同時整合相關資源推動台日半導體供應鏈深入發展。⑪2025年3月台北舉辦的“台日科技未來論壇”上,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名譽會長、前日本經濟產業大臣甘利明表示,台灣與日本應該在半導體供應密切合作,提供最好的產品給世界,共同抵禦中國大陸的“AI風險”。日本退役上將、前陸上幕僚長岩田清文在論壇上聲稱“台灣與日本是命運共同體,台灣、日本、美國要建立起半導體同盟國,確保高性能半導體的供應”。⑫2025年5月5日,日本前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衆議員竄訪台灣與賴清德會面時,拋出“台灣有事,等於世界有事”的言論,并強調日台半導體合作可以建構更堅韌的半導體供應鏈體系。

  總體來看,在日台高層交往的帶動下,日台半導體合作的內涵也在經濟安全的話語叙事框架下得到充分延伸拓展,其實踐進程也不斷提速,成為近年來日台關係進展的重點方向。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