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策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觀察:香港堅定應對經貿危機
http://www.crntt.tw   2025-05-01 00:06:03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發佈會現場(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社香港5月1日電(記者 盧哲)四月初,美國宣布對多個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其中向香港產品加徵三成四關稅,連同早前宣布徵收的兩成關稅,累計徵收五成四關稅。面對美國發起的面向全球的“貿易戰”,筆者觀察,香港官方及業內均迅速作出表態,並就應對國際貿易形勢提出了各自的見解。可以看出,香港社會對於維持香港自由港地位的觀點十分堅定;而在挑戰中尋找機遇,拓展更多貿易渠道、擴大市場、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地位及制度優勢,亦成為各方共識。同時,香港各界對於應對新貿易形勢均做好了心理上和行動上的準備,態度積極,信心堅定。

  自月初美國宣布對多個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隨即表示,美國不再奉行自由貿易,肆意破壞國際共同建立的世界貿易規則,霸凌野蠻,損害全球貿易,嚴重破壞多邊貿易體制和全球化進程。美國濫施關稅,影響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稅率加幅巨大,涵蓋商品範圍廣泛,破壞世界經貿秩序,為世界帶來極大風險和不穩定性。

  李家超宣佈,作為應對策略,特區政府會在七個方面加大力量。一是全面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又會加強向內地不同省市拓展產品內銷。二是加強國際交往合作,積極深化區域合作。區域內貿易可做大、做深、做廣,抵銷美國貿易減少;並與更多國家和經濟體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三是加快香港產業升級轉型,推進建構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數字貿易、推動總部經濟等發展。四是加大發展科技創新,吸納高端人才,提升生產力和效率。五是大力推動國際金融合作,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開拓新的資金來源和資金通道。六是把握多國需要分散地區風險的大趨勢,吸引外國企業和資金進駐香港。七是繼續向業界提供支援,協助企業應對挑戰,包括透過金融管理局協調銀行界為企業資金周轉。

  李家超強調,自由貿易是香港的競爭優勢、香港成功的命脈,當局會繼續保持香港自由港地位,奉行自由貿易政策。

  商界方面,4月14日,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舉行發佈會,公佈《推動香港貿易發展升級轉型》研究報告成果。報告指出,香港貿易行業正面臨“三變兩轉”(三大變革方向與兩大轉型路徑)的結構性挑戰。在國際層面,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與跨境電商“小額豁免”政策衝擊並削弱本港傳統轉口貿易優勢;在商業模式層面,全球供應鏈碎片化迫使香港須從“中間人”角色升級為“供應鏈管理者”;在技術層面,利用智能物流、大數據供應鏈及自動化倉儲等創新科技,重塑貿易產業鏈生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