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策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張榮恭:連戰和平之旅二十年啟示大
http://www.crntt.tw   2025-04-26 00:19:14
2005年4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和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會晤。(新華社圖片)
  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作者 張榮恭)整整二十年前的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團到大陸進行“和平之旅”,訪問了南京、北京、西安、上海四個城市。這是1949年國民黨遷台後的創舉,對兩岸關係及國共關係的意義之重、影響之大,都是空前的:連戰“和平之旅”,既改變了兩岸關係,也改變了國共關係。兩岸關係方面,當時阿扁宣布了等同於台獨時間表的“制憲”時程;大陸以《反分裂國家法》進行反制,雙方處於統獨對決態勢。連戰大陸行,展現了台灣反獨促和的理性力量,為三年後國民黨八年執政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鋪平了道路。國共關係方面,1945年蔣介石和毛澤東重慶會談,仍未達成中國的和平,直至兩岸隔海分治。一直到“和平之旅”,國共領導人才實現時隔六十年的正式和解,值得載入史冊。如今,兩岸雙方當局對立愈趨嚴重,統獨對抗更加尖銳,甚至連兩岸民間交流都受到民進黨政府打壓。殊不知兩岸和平統一的概率若減少,只會導向非和平統一。因此,二十年前的連戰大陸行,極具啟示。

  統獨正趨對決 排除戰爭引信

  當時,海峽兩岸處在可能爆發統獨攤牌的時刻。台灣執政者阿扁於2003、2004年連續鼓吹等同於台獨時間表的“制憲”步驟——2006年底舉辦“新憲法”公民投票複決,2008年5月卸任前完成制定“新憲法”。所謂“新憲法”便是要推翻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關係條例以一個中國架構定位兩岸關係,遂行“法理台獨”。

  大陸面對此一形勢,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於2005年3月14日通過並即時實施《反分裂國家法》,規定以非和平方式應對三種情況:“發生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這就形成兩岸雙方當局走向對決的態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