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近日美國《時代》雜誌刊發智庫“國防重點”亞洲事務主任高德斯坦的文章《美國必須慎防台灣魯莽的領導人》,該文直言不諱地點出台海風險關鍵,引起島內輿論轟動。
無獨有偶,不只是這篇投書,美國頂尖智庫蘭德公司日前發表的長篇研究報告《穩定美中競爭》亦建議,華盛頓為北京尋求逐步實現統一的途徑創造最大激勵,以穩定台灣問題,美方可聲明“不支持台灣獨立,不尋求海峽兩岸永久分離,也不反對和平統一”。
同樣,美國智庫昆西研究所日前舉行的“防止台灣戰爭:戰略模糊性還管用否?”研討會上,該所東亞項目主任文哲凱認為,美國非常明確和正式地表明美國在台灣永久性地從中國分離方面沒有興趣,還建議,只要是以和平的方式,美國會接受兩岸將來的統一。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也說,美國保持這扇大門(和平統一)的開放是很重要的。
簡而言之,美智庫近期釋放的一連串涉台敏感信號,可以概括為“棄獨納統”四個字:棄“獨”,並非簡單指“棄台”,而是意識到美方需要向大陸做出反對或不支持台獨,或不偏好兩岸永久分離的再承諾、再保證;納統,指的是美方應維持兩岸對和平統一的希望,避免台灣問題成為中美衝突的戰場。
美智庫涉台政策建議基調的調整,固然是美方長期介入台海、干涉中國內政思維的體現,但客觀上看,美智庫轉向“棄獨納統”,既是2010年代中期美國開啟“重返亞洲”、“亞太再平衡”、“印太戰略”等以台制華策略以來,中國大陸展開有力反分裂反干涉鬥爭的主動塑造的趨勢,也是中美相對實力消長的結果。
在上述態勢之下,美涉台智庫接二連三發出對現任台灣當政者的擔憂、釋出“棄獨納統“重磅信號,如何影響美官方涉台政策,還需繼續觀察。但至少,這些信號絕對不是綠營輿論在事後用所謂”美國親中派學者帶風向“來搪塞、掩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