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近期台積電擬擴對美投資、特朗普上任後的系列施政言行、美台股市大幅波動等,引發各界對台灣經濟放緩、衰退的疑慮。
台灣國泰台大產學合作團隊徐士勳教授日前在第一季台灣“經濟景氣暨金融情勢”發表會上表示,團隊維持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2.8%,預估第二季各月台灣經濟氣候維持“陰天”,機率在70%以上。徐士勛分析,影響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一是特朗普關稅政策導致全球貿易戰風險升溫,影響全球需求前景;二是美聯儲降息時點延後及降幅縮小,壓抑全球投資及消費需求;三是大陸政策刺激、消費信心及房市動向,是否能支撐復甦動能仍待觀察;四是台灣“央行”限貸令可能衝擊房市動能,若房貸利率走升,可能進一步壓抑台灣內部需求;五是AI及機器人應用帶動科技業投資及產業升級轉型。
徐士勳教授勾勒了2025年影響台灣經濟情勢的基本因素,值得參考。
但觀察未來一段時間台灣經濟走勢,非經濟因素的影響可能遠大於經濟因素的影響。影響台灣經濟走勢的非經濟因素,包括三大類:一是特朗普政策的變化和不確定性給全球經濟帶來變數、恐慌或衝擊,必定對台灣經濟造成若干直接和間接的影響,何況台灣還可能面臨特朗普政府無止境的經濟和政治“勒索”,如要求台積電對美“投資”或提高軍事預算比例等;二是台灣風高浪急的政治鬥爭和社會撕裂,影響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三是系列“反中抗中”的政治和政策作為必然加劇台海局勢緊張,既影響兩岸經貿往來,也影響外資對台灣的信心和投資。
以上幾點,不僅是影響今年台灣經濟發展的非經濟因素,也是影響未來幾年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非經濟因素。這些非經濟因素,不僅造成台灣經濟天氣“陰天”,還可能成為影響台灣經濟發展的颱風或惡劣天氣,不可不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