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勞動黨主席吳榮元。(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台中11月1日電(記者 方敬為)中美領袖10月30日在韓國會晤,雙方聚焦在經貿與關稅議題上,外界原本高度關切的台海與台灣問題,並未成為會談的核心。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相關現象已顯示出,中國大陸在處理兩岸事務上,已經不需要仰賴美國的配合或表態。
吳榮元,生於台南,1972年就讀成功大學時,因秘密籌組成功大學共產黨組織,曾被判過死刑與無期徒刑,1975年遇特赦減刑,1986年出獄。任職過勞動人權協會第二任會長、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總會長、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
本次習特會全長約1小時40分,會談主要討論農產品交易、稀土等議題。特朗普會後稱雙方達成眾多共識,中國的稀土障礙已經解除,美國也將對中國商品關稅從57%降至47%,並將對“芬太尼”關稅稅率減為10%。至於是否討論台灣議題,特朗普則回應“沒談到”。
吳榮元指出,雙方未觸及台灣議題,一方面是並非當務之急,另一方面是,中方其實也沒有太大興致去談。從新聞畫面觀察,特朗普明顯的較為積極,是展現出需求的一方,而習近平則相對從容不迫,過去中國大陸在台灣議題方面,會希望美國多表態“不支持台獨”,配合約束台獨勢力,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上升,美國的配合已不再重要。
吳榮元提到,在今年9月3日的閱兵式,展現中國國力與軍事現代化實力,這種能量的提升,讓北京在對外議題上擁有更多戰略主動權,也使得華府在台海問題上“力有未逮”。
此外,吳榮元指出,中國在面對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攻勢,展現有別於他國的應對方式及韌性,尤其在高科技、稀土與關鍵材料領域,中國陸掌握了顯著的供應鏈優勢,近來一波關於稀土管制與出口限制的政策,讓中國在談判桌上多了一張“策略牌”,西方若想在短期內完全“去中國化”並非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