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文學校總校長、國民黨主席參選人張亞中。(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9月3日電/今天是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日,也是九三軍人節,賴清德在秋祭忠烈殉職人員典禮上致詞,但未提“抗戰勝利”。孫文學校總校長、中國國民黨主席參選人張亞中3日表示,賴清德的軍人節論述,不僅是對歷史的扭曲與消音,更是對台灣尊嚴的傷害與對未來前途的危害。
賴清德今日偕蕭美琴及五院院長出席“中華民國114年秋祭忠烈殉職人員典禮”,賴致詞表示,80年前的昨日我國陸軍上將徐永昌和其他的八個同盟國,一起簽署文件、迎來終戰,共同見證“團結必勝、侵略必敗”的血淚教訓。賴清德昨日出席“軍人節暨全民國防教育日表揚大會”時致詞表示,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80周年,從二戰的勝利到九二海戰以及八二三砲戰的光輝,最寶貴的教訓就是“團結必勝、侵略必敗”。他也強調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但我們要的和平是透過實力達到的真和平。唯有強化國防戰力,落實全民團結,才能真正守護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人權。
賴清德在兩場相關活動都未提到“抗戰勝利”。
中國大陸3日上午9時起在北京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式。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內,共26國元首受邀出席。
張亞中3日發出新聞稿表示,九三軍人節的由來,是紀念1945年中華民族在八年抗戰中最終取得勝利的光榮時刻,台灣也因而光復,重回中國的懷抱。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東京灣“密蘇里號”戰艦上,向同盟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中國代表徐永昌上將亦在場簽署。翌日,9月3日,國民政府正式宣布為“抗戰勝利紀念日”,舉國同慶,以昭示中華民族浴血奮戰的勝利,並向無數將士的犧牲致敬。這一天,不僅是近代中國的重要里程碑,更象徵中華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張亞中指出,然而,今年正值抗戰勝利八十周年,賴清德卻在主持“軍人節暨全民國防教育日表揚大會”時,僅講終戰而未提抗日,以“二次大戰終戰八十周年”輕描淡寫帶過,完全未提及八年抗戰的歷史與意義。這種刻意的忽視,無疑是對曾為國捐軀將士的傷害,也讓台灣人民在歷史記憶上被迫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