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頭條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趙春山:台灣疑美論正在加深 賴須調整路線
http://www.crntt.tw   2025-09-02 00:47:47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中評社 張嘉文攝)
  中評社台北9月2日電(記者 張嘉文)美國總統特朗普高關稅政策和處理俄烏戰爭的方式,是否讓台灣社會疑美論的氛圍愈來愈濃?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向中評社表示,不只是台灣疑美更嚴重,亞洲國家甚至是歐洲都一樣,很多國家都要利用這機會和中國發展關係,因為要找出路。

  趙春山說,在這狀況下,賴清德的執政路線必須要調整,台灣過去當然依賴美國,但現在外在環境有了變化後,對美的立場以及兩岸的立場都需要調整,如果還是堅持要走“反中”、“抗中”這條路,最後就要付出代價。所以賴剩下的兩年多任期必須調整,要站在台灣的利益來看問題,而不是意識形態。

  美麗島電子報近日公布最新民調,美國對台灣課以“20+N%”的稅率,讓台灣民眾對特朗普的信任度,從18.1%大跌6.8個百分點,來到11.3%;反之,對特朗普的不信任則從72.6%增加5.9個百分點,來到78.5%。

  趙春山對此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反映出台灣社會的“疑美論”正在加深。台灣社會現在的疑美氛圍比過去更嚴重,這種趨勢並非台灣獨有,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都有相同感受,歐洲也在強調戰略自主,這些國家在調整對美依賴的同時,開始尋求與中國改善關係。

  他舉例,早在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因烏克蘭戰爭的政策,就曾引發“疑美”的討論,如今特朗普重新上任後,再加上美國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更使問題加深。

  趙春山指出,這些民調與氛圍的變化對賴清德的執政形成嚴峻挑戰。賴清德與國安團隊過去過度依賴美國,但如今外部環境已經改變,台灣必須在對美與兩岸政策上做出調整。許多國家選擇在此時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台灣卻反其道而行,仍走在“抗中”的路上,這不利於長遠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