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記住春節禮俗文化“三要義”
http://www.CRNTT.tw   2019-02-04 08:46:02
  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著豐富多樣的禮俗,且蘊含著深邃的文化精神,對於當代社會的人格完善、國家治理等依然具有現實意義,給人以思想和生活的教義。春節來啦!那麼,我們當如何把握其文化精神、過一個有意義春節?須知,春節不止是合家團圓、熱熱鬧鬧、紅紅火火,要讓其過得有意義,從個人角度來說,起碼當記住其禮俗文化“三要義”。

  一是感恩。《呂氏春秋•本生》曰:“天子之動也,以全天為故者也。”意思說:天子的所有行動都是為了保全天生的各種存在物,包括動物、植物。在遠古時代,春節之時天子要率領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因為天地生養萬物,萬物就是衣食父母,人通過汲取萬物滋養而生存。今天,春節拜天地更成為很多家庭的習俗,這種對天地萬物樸素的感恩,演化至今天,變得無比豐富,對我們每個來說,理當滿懷感恩意識過好春節,感恩大自然的賜予,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師者的教育,感恩親友的情意,感恩社會的賦予。因為,每一個人都不會獨立於社會生活當中,只有學會感恩,才能讓自我的人生更有意義,讓社會更和諧美好。感恩重在報恩的行動,所以,春節需要關愛生態、過得文明一些,需要更多地孝老愛親,需要走親訪友一表思念感謝之意,當然,還需服從社會需要,學會無私奉獻。

  二是祈福。春節到來,不論是從人們的祈願中,還是社會、親友的互致祝福裡,平安健康總是重要的內容,從生存角度講,這也是人類的第一需要。而事實上,我們的先民對此不僅有著足夠的認識,而且更注重付諸行動。《呂氏春秋》所講的“無失經紀,以初為常”,就是要通過觀察了解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四季變化的節奏,以便有所遵循,從而平安而健康地生活。許多的年俗,如燃爆竹、置桃符、畫門神、貼春聯等,也是人們對平安健康、幸福生活的一種祈禱。當然,我們是唯物主義者,今天不可能囿於傳統封建迷信的年俗,但從中卻當得到有益的啟發和激勵,變祈福為幸福創造,用科學的方法保護我們的平安健康,用勤勞智慧的付出、追夢的行動實現平安健康的美好心願。

  三是反省。《論語•學而》曰:“一日三省吾身。”人生是需要經常反省自己的,自省以自警、自律,中華民族也是一個最善於反省的民族。自上古所形成的祭祀禮俗,就一直伴隨著先民們的自我反省,古人在祭祀的時候,要檢討以往的行為,若有過失,就得糾正,上自天子,下至百姓,都是如此。如《太上靈寶補謝灶王經》就說,司命灶君“普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日,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意思說:灶王時刻監察一家命口的善惡舉動,故而祭灶就是要懂得懺悔,明白是非功過,多做好事,不做壞事,這大概也才是我們今天過小年“祭灶”年俗的真實含義,因此,我們不應該是祈願“灶君”的“上天言好事”,更多應該是借用年俗,靜下心來,在春節裡好好反省下自己一年來工作、學習、生活,以及思想上的種種表現,有何得失,有何不足,有何需要努力,如此而來,在新一年的工作生活中,才能確保鬥志與激情,更創造人生的豐富與輝煌。

  總的說來,春節很美好,是一個有深厚文化和良好禮俗的節日,是一個令人思考和激奮人心的節日,過好這個節日,無論對個人生活,還是對社會文明進步和培育人們的國家情懷來說,都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需要我們更多地去理解其禮俗文化的深刻內涵,從中得到良好的文化滋養。

  來源:東方網  作者:賈合祥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