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董立文:中日衝突結構化 一時和緩不能和解
http://www.CRNTT.tw   2018-10-29 17:20:53
  中評社台北10月29日電(記者 黃筱筠)針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訪問中國,新台灣國策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今日表示,中日衝突已經結構化,兩國領導人想要改善,恐怕也無法扭轉這樣的情勢。尤其是,這次安倍與習近平等人會面只談經濟,但是沒有談戰略以及領土關係,最後雙方關係可能還是會在妥協中再走向對抗。目前中日關係可以一時和緩,但不可能和解。

  “國策研究院”下午在張榮發基金會舉行“中日峰會與印太變局”座談會,出席者有“國策院”院長田弘茂、輔仁大學日文系教授兼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新台灣國策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國策院”執行長郭育仁、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蔡東杰、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林泰和、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等人。

  郭育仁說,中日兩個國家想改善關係,但條件不敢給,也給得不乾脆。他形容,中日關係再怎麼好,都可能一天逆轉;美日關係再怎麼不好,可能一天就改善。台灣還是要小心,對於台灣來說,中日兩個國家現在是“面對面”,已經有足夠官方渠道,一旦政治上有共識,一定會牽扯到台灣,台灣就要非常小心。

  董立文說,中國威脅對日本是越來越深刻,中日擦槍走火比中美關係要更嚴重,中國媒體前兩年還在炒作中日第三次戰爭的可能性,以及慰安婦議題、靖國神社等都加深中日關係惡化,把日本妖魔化,是中國利用民族主義當成施壓日本的壓力。

  他表示,根據2015調查一份中日之間感受調查,中國對日本不好印象超過90%,日本對中國不好印象也都維持在90%左右。雖然安倍訪中對雙方都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會不會讓中日關係回到正軌,觀察點就是明年習近平會不會訪問日本,而擺在安倍眼前就是修憲問題,修憲是否挑動軍國主義再現的神經,中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董立文表示,中日關係核心還是在戰略上。戰略必須溝通、和解,才能互惠,要有這個歷程,但問題本質可能在中國戰略思維上,從來沒有將日本視為談判主體,“中國認為日本是美國小跟班”,在中國壓力下日方求取生存,“日本只是買保險心態”,不是基於想要改善中日戰略關係。

  蔡東杰提到,日中關係因很多結構性的問題,不可能短時間被扭轉,且重要敏感議題“能談都談不了”,中日雙方事隔七年之後至少是“面對面”,但過程中日本主動性比較高,只是中國這次很歡迎,但過去中國都用冷面回應。

  蔡東杰指出,亞太國家都走向“政美經中”,亞太國家政經分離,政治上不能跟美國切割,但是經濟上不能與中國切割。過去美中不是這麼緊張,但2009年美國重返亞洲,接觸加上挑戰,讓美中之間緊張,特朗普就任之後又打出貿易戰,讓中美緊張關係再升級。

  他表示,但是政經分離不代表是等距,“政治高於經濟”,韓國前總統朴槿惠要搞成等距,就會失敗。而安倍是最長任期的日本首相,當然想要歷史地位,可能是修憲。而日本基本上“政經分離”,但是關係上與台灣比較接近,民間友好關係非常強,對於中日關係發展,台灣是要擔心,但也不用太擔心。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