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杜紫宸解析美中科技戰 中國優勢在這裡
http://www.CRNTT.tw   2020-06-15 00:19:49
杜紫宸。(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6月15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美中競爭趨勢,中華大學講座教授、工研院前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中對抗以貿易戰為開端,演變成全方位對抗,但由於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產生負面後座力,可能影響特朗普競選連任,因此他評估,美中貿易競爭現階段將暫時趨緩,反而科技戰才是兩強對抗的重頭戲。

  杜紫宸,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資訊工業策進會美國西岸辦公室主任等職。曾獲1999年傑出企業經理人總經理獎、2004年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授證資深產業顧問。胞弟為前行政院副院長杜紫軍。

  杜紫宸說,未來的科技趨勢,世界會形成兩套系統,不只是科技,包括市場、標準、製造,都可能變成“One World Two System”,雖然不敢說會達到冷戰時期那樣壁壘分明,但仍會有某種程度區隔,且在未來5年內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世界成為兩套制度,中國能否就此脫離對美的依賴?杜紫宸說,中國的市場很大,可以拿本地市場去換取歐洲的技術來源,這是中國的出路,至於中國那套系統是否超越美國的系統,在技術上不太可能,可是在總產值來講,中國只要拉住印度,拉住大部分東南亞國家,拉住歐洲一部分的國家,其實很容易超越美國。而當中國的系統能夠創造驚人產值,美國恐怕難以壓抑中國的崛起,這樣一來,美中對抗會更加升溫或是降溫,值得觀察。

  關於美中對抗升溫,及後疫情時代的演變趨勢,杜紫宸分析表示,美中貿易正式摩擦,是從2018年開始,特朗普要求美國貿易代表署調查中國與美國的貿易行為,是否侵犯“301條款”,該條款是美國政府為平衡進出口貿易的順逆差,透過美國國會立法授權美國總統實施保護措施,以避免國內產業遭受國外競爭壓力影響,其方法包括對進口產品設定高關稅、限定或減少進口配額等經濟政策。

  杜紫宸說,經過4個月的調查後,特朗普認為,中國在很多產品上對美來講,常年獲取極大順差,中國輸往美國,一年約5千億美元,美國輸往中國的貨貿、服貿則只有2千億美元,所以美國在之間有高達3千億的貿易逆差。

  美中貿易戰就此開打,杜紫宸指出,特朗普就從2018年7月份開始,陸續數度對中國提高關稅制裁,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過去美國曾援引“301條款”去針對鋼材、鋁製品等單一貨品制衡,可是全面針對某一國家、數千項產品制裁管制,是幾十年來從沒發生過的,特朗普之所以如此強勢,其實是以貿易平衡為名,背後原因則是與遏阻中國崛起有很大關係。

  杜紫宸指出,其實從奧巴馬第二任開始,華府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等智庫已提出警告稱,中國的崛起已到達足以威脅美國的程度,在戰略上必須要讓中國的經濟、科技、軍事發展減緩,甚至停止。

  也因此,縱使美國兩大黨在政治主張有分岐,卻雙方皆同意維持美國優勢,有共識反對中國崛起,所以截至目前,特朗普在2018年所展開的系列貿易制裁,都是在“遏止中國崛起”戰略底下進行。

  不過,美國的貿易制裁,到了2019年開始出現變化,杜紫宸指出,由於美國發現貿易制裁對中國的傷害,並未達到期望值,且反而出現副作用,也就是中國每年銷往美國的5000億美元當中,有許多是屬於消費性產品,而非工業性產品,美國提高關稅後,境內消費性產品的售價會隨之攀升,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在政治上將產生不利效果,甚至恐怕影響特朗普11月大選連任。

  所以,經過檢討後,特朗普評估,在大戰略底下,要確保中國不會變成類似過去蘇聯等級的要脅,因此將貿易為主的戰爭,轉移至“科技封鎖”。

  封鎖科技方面,杜紫宸說,因為美國在科技領域中許多的材料、半導體設計、國防、軍事、航空等特方面,擁有良好的品質以及獨到的技術優勢,過去中國很容易向美國買進科技原料加工製造,所以美國決定採取封鎖策略,不再讓美國的技術外流給中國。

  特朗普從政治上的角度,直接以“竊取”來解釋中國使用美國研發的技術,而且只針對中國,特朗普並指示FBI全面調查,境內曾經跟中國有進行技術交流的美國人,尤其是美籍華人,無論其曾經是去中國講學、接受委託研究、參與中國的千人研究計畫等,都可能因此吃上罪名。

  杜紫宸表示,FBI的調查成功引起寒蟬效應,美國學術界、科技界的華人不再敢接受中國的技術交流,這使得2019年起,許多美籍華人的科技專家中斷與中國聯繫。

  綜上所述,杜紫宸評估,美國未來在對中國的科技封鎖會繼續擴大,甚至更清楚地指明哪一些科技領域,美國先前已公布33家黑名單,針對監控、通訊、資安、AI、衛星等科技全面防堵,而中國在某些科技領域裡面,較有優勢的,例如生物科技、大型客機機械研發、精密材料等,研判美國之後會針對中國的強項,再祭出第二波、第三波的封鎖名單。

  當然,中國在當中也設法與美抗衡,杜紫宸說,中國從2018年起開始舉辦上海進口博覽會,積極尋找第二技術來源,包括跟德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等洽談,雖然這些國家或許沒有美國的技術優勢,但在某些項目來講,不輸給美國。

  中國現在正積極與美國之外的國家發展合作關係,甚至針對這些國家,給予關稅優惠,甚至指定境內區域提供跨國合作開發,例如,成都提供德國進行生技合作項目,西安也有開發飛機的工程計畫,當然,中國也承諾提供境內市場,促進穩定尋找替代技術來源。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