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鳥松溼地公園環境藝術季登場
http://www.CRNTT.tw   2016-06-15 22:31:07
2016鳥松溼地公園環境藝術季暨環境藝術教育工坊熱鬧開幕。
  中評社高雄6月14日電(作者 崔家齊)“生物樣漾水”2016鳥松溼地公園環境藝術季暨環境藝術教育工坊,即日起至8月31日在鳥松濕地公園登場,由藝術家柯燕美、洪琳茹策展,邀請林麗華、賴芳玉、陳奕彰、陳俊雄、秦麗美等七位藝術家,分別就地取材、回收利用,以園區俯拾皆是的樹枝、木片、藤蔓、李氏禾、蘆葦、麻繩、草梗、藤蔓等材料完成,邀請民眾共同參與藝術創作的樂趣,一起來認識濕地環境生態。

  高雄市觀光局表示,鳥松濕地公園是全台第一座濕地公園,舊稱“小貝湖”,緊鄰著名的澄清湖風景區,是民眾休閒踏青的重要景點,今年延續去年“藝術家創作”與“環境藝術教育工坊”雙軸線的操作與結合,由藝術家透過創作賦予濕地嶄新的面貌,達到濕地公園環境藝術季永續發展與認識生物多樣性之環境教育目標,增進城市生活文化、生態、觀光,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負責認養管理的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表示,近年來在“內政部營建署”重要濕地計畫的支持下,鳥松濕地推動環境教育和棲地營造的成效良好,吸引眾多生物棲息、多樣性豐富,每年吸引1萬多名學童進行戶外教學的環境教育課程,促進人與環境、生物之間的理解,增添文化、觀光的意涵。

  柯燕美在解說廣場展示的作品《菇菇抱抱》中傳達菌菇生態系為了生存,會嘗試改變生活方式,朝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發展演化,在鳥松濕地,小小的菇體通常隱藏在枯枝、落葉或草地間,需要一點機運才能有偶遇的驚奇,總是依附在某體介質或生育條件努力生長,並以欣欣向榮的姿體展現展現各種風情來吸人們目光。

  林麗華的作品《生命的起源》展示在步道若楝樹旁,以“蛋”為創作理念,蛋有兩次生命意涵,第一次是新生,第二次是重生,這些新生命在地上繁衍生息,象徵春天新生命的開始,帶給人喜悅及希望,藉此讓人們體會生命的奧秘,進而學習尊重生命、活出光彩。

  賴芳玉的作品《孕‧蘊/生生不息I》展示在教學池,孕意指生命孕育成長的過程,蘊則包含能量的蓄藏與積聚,延續去年《鴨稻》作品,時間走過年華,孕育繁衍是生生不息的首要法則。

  洪琳茹的作品《躲迷藏》展示在濕地公園東側入口,創作理念來自台灣濕地最常見的留鳥紅冠水雞,以水草為主食,將巢築在水田或沼澤邊,藉由作品傳達人類有責任要為其他生物保留一塊可以躲藏繁衍的棲息地,也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

  陳奕彰的作品《水漾漾‧亮晶晶》展示在濕地公園溪流區,強調水是人類每日所需的能量,是讓大地呼吸的元素,也是讓生物活化的動能,組構圓形的造型,即是提醒人們重視水資源的問題。

  陳俊雄的作品《未來的演化》展示在濕地公園溪流區旁,自古以來環境的變遷一直是非常微妙,生物對應環境的變異,會緩慢改變生存方式去適應,或許未來陸地的資源多於水底時,魚類將再度爬上岸,試著與其他動植物共生共榮。

  秦麗美的紙繪本作品展示在自然中心,由高雄醫學大學在學生擔任的鳥松濕地志工,利用園區現有的落葉、果實並配合顏料及紙材,創作一本屬於鳥松濕地的生態繪本,分享他們對這塊濕地的情感。

  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8479)藝術總監謝佳伶表示,鳥松溼地公園是高雄市最受歡迎的戶外教學場域之一,透過在地藝術家利用園區內的自然素材,拓展生態藝術的領域,讓更多民眾認識濕地生態,省思人與環境的關係,一直以來台灣藝術公司便十分重視人與自然環境的問題,包括舉辦「台灣之美油畫比賽」主旨,亦要求參賽者透過藝術表現對台灣文化、土地、人文與環境營造的思維與視野,期冀在藝術的感染下,讓更多人關心台灣的生態環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打 印】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