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泰廷:中俄結戰略夥伴 美中俄大三角變化
http://www.CRNTT.tw   2021-04-13 00:25:45
劉泰廷。(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4月13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中國與俄羅斯近日外交互動頻繁,國際間並傳出中俄軍事聯盟的風聲。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助理教授劉泰廷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拜登政府上任後,外交路線回到傳統調性,對俄制衡的部分又被提出來,同時也持續施壓中國,此舉讓中俄戰略夥伴關係越趨緊密,美中俄大三角關係由“美中抗蘇”轉變為“中俄抗美”。

  劉泰廷說,假如中俄放下歧見,促成正式軍事聯盟,對美國而言不啻是某種程度上的壓力,若中俄同時對外展現軍事動作,必然使美國措手不及。但俄國對於軍事聯盟均持否認態度,由於國際政治畢竟是利益計算,中俄關係現階段雖緊密,不過隨著利益關係的變動,“中俄抗美”也是有機會再轉為“美俄制中”,這也是之所以俄國沒有把話說死的原因,彼此都在保留可以迴旋的戰略空間。

  劉泰廷,中興大學國際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兼任興大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日韓總合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研究專長包括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經濟學、東亞國際關係、中國外交政策、兩岸關係等。

  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不歡而散後,中國與俄羅斯外長隨後接續會面,有別於美中會晤的激烈交鋒,俄國不只公開稱中國是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和戰略夥伴,並提倡聯手應對西方制裁,中國也加入俄國為首的“捍衛聯合國憲章的朋友小組”16國聯盟,雙方近期外交動作頻頻,並傳出中俄朝向軍事聯盟的風聲,有學者指出,國際局勢可能邁入美中集團式陣營競爭的“新冷戰”局面。

  劉泰廷表示,新冷戰的說法,其實在奧巴馬時代約2015、2016年的時候,就有人提出,當時是將目光鎖定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美國的競爭關係,因為中國尚未有足以威脅美國的實力,所以過去美中對抗不是新冷戰的主軸,但時過境遷,現在中國成為崛起霸權,新冷戰的說法也從俄國轉向中國。不過他認為,以當前的國際關係來看,不太可能走回過去壁壘分明的冷戰結構,頂多是美中俄三強之間的消長與競合。

  美中俄大三角結構,目前看來,中俄關係似有緊密結合的趨勢。劉泰廷指出,這個局面,事實上也是美國外交路線變化所導致的結果,過去美國對外首要的假想敵,從冷戰時期開始到結束,有段時間都是以俄國為主,直到特朗普時代出現所謂的“外交路線變異”,美國開始將目光轉向中國,美中對抗變成主流,俄羅斯的部分反而消失了,相對不那麼重要。

  如今換成拜登政府上台,劉泰廷表示,美國的外交路線回到傳統調性,拜登再度強調俄羅斯是美國的“敵人”,美俄競爭再被提起,但另一方面,經過特朗普過去4年的操作,美國與中國的尖銳對抗,短期內也難以轉圜,以致於拜登政府現在必須同時應付中俄,也促使中俄戰略夥伴關係拉近距離。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